返回
新闻中心
用心经营、回馈社会

县人大代表  华强集团   张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县乡人大代表培训班即将结束,在这三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不仅深入学习领会了新修订《宪法》、《监察法》等重要内容,更有机会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就如何发挥代表作用、履行代表职责进行沟通和交流,令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我非常荣幸作为企业人大代表与大家分享经验并作交流发言。

用心经营、回馈社会(图1)


一、以人为本,做百姓的放心企业
       我于1983年来到汤原县开始创业,36年来,始终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发展,在百姓的支持理解中前进,从最初只有9人的鹤立工程队,发展成为现在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5000万,包含房地产开发、建筑、商贸、供热、物业、物流、公交、小额贷款、汽车销售服务及快修、网络、水电站等十三家公司及项目在内的多元化产业融合型集团公司。我知道,我和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更离不开全县人民的信任。所以多年来我始终把“用心经营、回馈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命题,把“如何提升质量、服务百姓”作为公司服务运营的发展思路。在华强房地产公司累计开发的60余栋居民住宅楼和办公楼项目中,凭借优秀的工程质量让公司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建筑公司所承建的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也均为100%,是百姓公认的放心工程。伴随着房地产开发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能够让百姓住得舒心、住得放心也是我始终关注的问题,于是华强物业公司应运而生。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和百姓需求,我对物业服务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面向居民承诺服务标准,即:24小时安全巡视、维修急修不过夜、中修不过三天、大修不过五天。今年物业公司又确立了“打造一公里智能化生活服务圈”的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实现全智能服务。在如今全球一体化的共享经济时代,作为一名商业领域的人大代表,我将把“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宗旨理念和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完全融入到我的思想行动中,以强化服务观念,保障客户消费体验与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搭建区域共享物联网平台,助推和扶持县域周边产业的发展。让企业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商、销售商,向平台产品的运营商、服务商、孵化商转型。

用心经营、回馈社会(图2)


二、营商助困,做百姓的舒心企业

       我始终秉持“服务品质才是企业发展基石”的理念,在助推城乡发展和提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上创新作为。2007年,我创建了汤原首家供热公司,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囱林立、烟尘弥漫的不良状况。为了适应城镇化建设发展要求,同时让供热温度更加精准平稳,我持续加大投入,先后购进供热智能控制系统和环保锅炉,实现了以热用户温度为基准的清洁节能型规模供热,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万平方米,用户近2万户,年创利税350万元,热用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投诉率为0。在供热行业标准化管理和智能化建设方面,已经成为省内企业标杆,省住建厅先后两次在华强供热公司召开供热现场观摩会,同时也是首次在汤原县召开供热行业现场会。2014年,为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和县城形象,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我与县相关部门积极磋商,县委县政府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成立了华强公交客运公司并于2015年投入运营,项目服务范围覆盖全县镇,目前运营线路4条,运行车辆35台,开通站点80余个,吸纳就业人员近80人,成为县镇内的客运主体。为缩短候车时间,保障运行时间和管理精准,我们建立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和动态车载视频监控系统于一体的智能化运营指挥调度平台,同时推广实施IC卡收费系统,从而提高车辆精细化管理水平。公交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结束了我县没有公交的历史,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还实现了省内县级缺乏纯电动车公交公司的零突破。在运行首月调查中,居民满意率便高达98%。一次,外地归乡的乘客在乘坐了汤原公交车后,专门给我公司送上一封《从城市“窗口”看汤原》的信,赞誉华强公交公司驾驶员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服务形象。在我们以企业行为服务群众、回馈社会的同时,我也积极组织华强员工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义务修建了鹤立振兴路及镇区地下排水工程、汤原县第一小学校舍,参与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和汤原县每年一度的“博爱送万家”等企业资助和救助类活动,员工们也自发组织每年4月开展植树节、两年一届的公益长跑、为贫困学生捐助、定期看望孤寡老人、看望自闭症儿童等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不仅员工的道德品质不断地提升,更涌现出冲入火海救出被困老人、拾到价值万元物品及时归还失主等员工楷模。

用心经营、回馈社会(图3)


三、不忘初心,做百姓的知心企业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泥腿子”企业人,当时家境贫困,在我初中毕业那年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决定外出打工。1982年我跟随着民工浪潮来到东北开始务工创业,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农民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他们大多背井离乡,极度缺乏社会的认同感和创业的安全感,加之受教育程度相对有限,在很多择业过程中都受到制约。掺杂着这些情感,在我多年的企业经营中就非常注重农民工的就业安置和创业成长帮扶。在华强集团每年为社会提供创业及就业的2500余个岗位中,不仅设置了100多个贫困扶持岗位,更能够吸纳1000余农村人口就业,从不拖欠农民工作。同时在公司内部我始终奉行提升员工“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归属感”,逐步完善了员工各项社会和医疗保障机制,并及时足额兑现缴费标准。在内部设立了多重购房、购车福利和资助基金,现在公司拥有自有房产的员工比例已经达到93%,拥有私家车的员工家庭达到34%。至2017年,员工平均收入同比增长8.35%,人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区企业平均水平的10.5%,员工福利项目42项,其中仅优秀员工出国旅游年度奖励金额就达到48.5万元。在今年的集团预算当中,整体收益的20%仍将用于持续开展员工培训及兑现相关福利,不断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作为企业界的县人大代表,在全县今年决胜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也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开展就业帮扶的同时,结合贫困特点,着力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做好帮扶和带动,从原有捐钱、给物等“输血式”浅层次的帮扶模式向扶智、扶持等“造血式”深层次的帮扶模式转变。扎扎实实为贫困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为汤原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大决战贡献力量。

四、履职尽责,做百姓的贴心代表
       通过此次学习,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面对新形势,如何践行一个企业代表的社会责任,也将成为华强各项战略的核心使命,成为我和我身后的企业在下一阶段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正如我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今天的中国经济“共享”已成为一个核心和具有引领意义的词汇。华强也将通过“共享”的模式,实现企业资源最大程度的社会化,并首先通过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一是将对外通过人才储备和共享岗位的开放,实现企业与社会的人才共享、共建、共有,推动直接或间接就业1000人以上。二是将利用各项资源,不遗余力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创业空间站不低于10个项目;并通过孵化平台建设实现新增创业带头人20人,新增就业岗位100个;慈善及创业基金捐助三项以上,捐助总额不少于50万元。三是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在企业内部培训中,加强法制观念培训,使全体员工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作为一名企业人大代表,我常怀对县委县政府、对全县人民的感恩之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行好代表职责,经常性地深入选区了解民情社情,心系百姓,关注民生,关注焦点、难点、热点问题,关心贫困、弱势社会群体,把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放在心上,体现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要始终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角度,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奋斗,不断增强企业实力,以更高涨的热情、更实际的行动、更强烈的使命感,为回馈社会、建设美丽汤原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